自然授精

【做法】
將適量濃度的精蟲灑在卵子周圍,當有一隻精蟲能夠利用本身所帶的酵素通過卵丘細胞及卵子的透明帶而進到卵子內,即完成自然受精。
【適應症】
- 與配偶有懷孕經驗
- 精蟲狀況理想
- 有經濟考量
【優點】
花費較低
【缺點】
可能發生不可預期之受精障礙而全數無法授精
【授精率】約70%
顯微授精

【做法】
使用高倍數的顯微操作技術,以極細的玻璃針(內徑約5-7μm) 挑選型態及活動力正常的精子,直接注射至成熟卵子的細胞質內,使卵子受精。
【適應症】
- 與配偶無懷孕經驗
- 精蟲狀況不佳
- AMH低及卵子數量少
- 解凍後的卵子
【優點】
避免因不可預期之受精障礙而全數無法授精
【缺點】
- 費用較高
- 因屬於外力,部份脆弱卵子可能因此操作而死亡(發生率<10%)
【授精率】約70%
第3天胚胎

【優點】
- 花費稍低
- 較低機率有無胚胎植入的狀況
【缺點】
- 為增加懷孕率會植入較多數量的胚胎*,使多胞胎機率增加
- 懷孕率較低
囊胚
(第5至7天胚胎)

【優點】
- 胚胎培養時間較長,可以淘汰不良胚胎,因而懷孕率較高
- 可減少植入胚胎數降低多胞胎風險
【缺點】
- 費用較稍高
- 可能發生無胚胎可植入的狀況
試管補助植入顆數限制
35 歲(含)以下只能植入1顆 ;
36 歲至 44 歲(含)以下最多植入2顆。
胚胎等級
三指標數值+囊胚天數

囊胚重要三指標:
胚胎分列程度
+
滋養層細胞等級
+
內細胞團等級
有些胚胎發育較慢,到第6天(D6)或第七天(D7)才發育成囊胚。因此囊胚發育天數也成為"判斷後續發展潛能"的重要依據!
Q&A
Q1
植入時選擇第三天胚胎(D3)還是第五天胚胎(D5)?
選擇第五天胚胎的懷孕率會較第三天胚胎高,因為培養過程中,是一個篩選發育潛能的過程,能存活至第五天的胚胎,會較第三天胚胎強壯且較有能力著床!
Q2
第三天胚胎是否能進行基因檢測(PGS/PGD)?
不建議。
D3胚胎為6~8細胞,細胞數量少。若要進行切片,最多只能切兩個細胞。此時有機會發生以下狀況:1. 若切一顆細胞,剛好此顆細胞異常,但可能其他細胞是正常,就容易發生誤判。2. 若切兩個細胞以上細胞,後續胚胎整體細胞數偏少,恐會影響後續胚胎發育。
D5囊胚採樣的是外圈的滋養層細胞,此時細胞數多,採樣3~5顆,對整個胚胎影響較少,且誤判率也較D3胚胎低。
Q3
為什麼只植入第三天跟第五天胚胎?沒有比較第四天?
算準時間依然可以植入,但因為第四天的胚胎型態較混亂較難判斷好壞,因此較少人植入第四天的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