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夫妻五年试管求子历程
这是一个偏向男性观点的试管婴儿求子历程。先说结论,最近小男孩已经快满六个月,身体一切健康,成长曲线处于中上。我和我老婆很幸运,在试管婴儿的这条路上努力了五年后,终于迎来了我们的结晶。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几乎习惯了失败所带来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小孩。小孩出生快半年,我们终于愿意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
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即使年纪不大,也开始进行冻卵或试管疗程。希望我的分享能为还在努力的人们带来一点动力继续走下去。这条路真的非常辛苦,但我认为试管过程中的挫折能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也给夫妻时间准备好迎接新生命。坚持下去,结果会是开心的。育儿过程则是“痛并快乐着”。
回到正题,当初我们在找生殖中心时锁定了台北市的几家诊所,包括八德路上的医院、台北市大安站附近那家非常有名、常常要排很久队的诊所、南京复兴一带的另一家知名诊所,最后我们选择了华育。我们选择华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优点:
主治医师徐明义是推动试管补助金政策的重要角色,毕业于北医体系。第一次见面就让人感到安心,说话温柔、愿意花时间聆听并解答看似愚蠢的问题。毕竟试管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多次失败,徐医师的同理心让人感受到被尊重。老婆说选医生有时候看的是“眼缘”,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候诊区环境舒适,排诊尽量不会太拥挤。最长等待过一次约一小时,对正常上班族来说,掌握时间很重要。
医生与护理师在打针与用药时间上提醒得非常仔细。唯一可惜的是都是纸本资料,需要夫妻之间不断提醒彼此,否则很容易漏掉关键时间点。
附近停车方便,美食也很多。试管过程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看诊后吃点好东西有助于安抚心情。
缺点:
价格偏高,但医生在药物与黄体素的使用上都“打好打满”,回头想想,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好的结果。相对地,账单金额自然也较高。
没有手机App可以查看过往的看诊与超音波纪录。
回到试管疗程的过程
我记得老婆在离职调养半年后第一次取卵13颗,最终送去PGS检测的仅剩5颗,植入2颗,结果因为未能顺利着床而失败。失败后,我们和徐医师讨论是否需要进行胚胎着床模拟(学名我忘了),但医师认为意义不大,而且对女性身体负担较重,建议不做。
之后夫妻讨论决定中间休息一年,好好调养身体再挑战一次。我和老婆开始多去户外活动、做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还开始服用价格不便宜的中药调理身体。最终第二次取卵时取到24颗,是第一次的将近两倍。这时候我真的开始相信传统东方调养的力量,当然妈妈也非常努力地准备身体。
这一轮最终成功受孕送PGS的胚胎有12颗,我们首先送检了前三颗肉眼可见等级最高的胚胎,结果全部都可以植入。最后一次植入就一次成功着床怀孕。怀孕三个月后,我们转诊至禾馨进行产检与生产,最终迎来了现在的小可爱男宝。
最后想说的是
上述这些步骤其实都是浓缩过的摘要,过程中每一个小步骤可能都花了好几个星期,才得到一个小小的结果。我老婆和我总共花了五年的时间在试管婴儿这条路上。最辛苦的不是我,而是老婆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与心理上的挫折。
现在我们很幸运地在徐医师的帮助下拥有了最珍贵的小宝宝。希望这个简单的分享可以为正在努力的你与妳带来一点点勇气。真心地说,到现在每天看到小宝的笑容,我都觉得这一切努力是值得的。